中国当前已达到深度老龄化的水平,且保险人群的老龄化程度比国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更高。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长寿时代,社会经济结构的“长寿”变革对保险行业必将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长寿时代下,保险行业面临三大困境:对客户来说,长期带病生存催生出巨大的养老和护理需求,单纯依赖保险产品无法覆盖客户的最终需求——养老和护理的实体服务;对保险公司来说,长期经营面临着严峻的长寿风险和护理风险;对保险行业来说,行业整体增长乏力,需要寻找支持行业长期发展的新模式。
本文立足于“筹资+服务”的产业链模式,将长期年金、长期护理保险同养老、护理等实体服务相结合,满足多方需求,探讨保险行业未来发展新模式。从客户的角度,该模式能够一站式全方位满足筹资需求和服务需求。客户在年轻时通过复利和杠杆效应实现资产增值,老年时免去支付环节、无缝对接高质量的养老和护理服务,安享晚年。从保险公司的角度,该模式能优化长寿、护理两种保险风险的对冲机制,获得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从保险行业的角度,该模式可以扩展新需求,开拓新市场,抓住长寿时代带来的新机遇,促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助力社会养老体系的全面建设。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1、国际老龄化现状
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二战以后、日本二十世纪70至90年代,以及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二十一世纪以来,均经历了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显著上升。以日本数据为例,2020年普查结果显示,其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28%,是2000年此占比的1.7倍,目前仍处在上升区间,且未见减缓的迹象。
图1部分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趋势[1]
2、中国老龄化现状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下降至0.53%,人口年龄结构“柱状”化发展,截至2021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2%,老龄化程度已达到国际上深度老龄化指标。联合国人口司预计[2],我国人口出生率未来大概率将持续处于2%以下,2050年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6.1%。
行业经验上,保险人群预期寿命相对更长,增长趋势与国民基本相同。整体预期寿命上升的同时,女性的预期寿命高于男性,且上升速度更快,男女差异不断扩大。保险人群的预期寿命比国民人口的寿命平均约高5-6岁,长寿化更明显。结合近年来死亡率的下降和疾病发生率的上涨,保险人群长期带病生存将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综合国际国内的数据来看,老龄化现象普遍存在,我国已经进入并预计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程度较高的阶段,长寿时代钟声敲响,社会经济结构的“长寿”变革必将对保险行业产生着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二、长寿时代保险行业面临的困境
长寿时代来临,客户的需求将发生根本性变化,面对新需求、新市场,现有的保险模式将面临三大困境:首先从客户来说,传统保险产品无法全面满足客户需求,客户购买意愿不足;其次从保险公司来说,长期年金和长期护理产品将面临严峻的长寿风险和护理风险,公司经营压力显著;最后从保险行业来说,由于整体增长乏力,找寻新模式支持行业长期发展尤为迫切。
困境一:客户——保险仅满足筹资需求,无法满足服务需求
在长寿时代大背景下,预期寿命不断提升,老年人口占比显著增加,预计将会催生出巨大的养老筹资和医疗护理需求:一方面,由于退休后收入逐渐难抵支出,人们需要从年轻阶段开始,为储蓄充盈而不断积累,通过各种金融产品进行养老筹资;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各种疾病发病率增加,专业的养老和护理服务需求凸显,而目前养老照护市场发展仍未成熟,存在信息不对称、各类养老和护理机构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客户难以像购买普通商品一样迅速便捷地找到标准化、高质量的养老和护理服务。简言之,单纯依靠保险仅能满足客户前期的筹资需求,但却无法顾及长远的服务需求。
困境二:保险公司——长寿风险和护理风险难以测控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长寿时代带来了新机遇,也面临着新风险。一方面,养老需求和医疗护理需求预计会拉动长期年金和长期护理保险的销售,给保险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长寿风险和护理风险难以准确定价评估和量化预测,对于保险公司后续经营可能产生巨大影响。
以美国的长期护理市场为例,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但由于定价不足,后期经验严重恶化导致很多保险公司放弃继续销售长期护理保险。2002年销售长期护理保险的公司数量有102家,到2012年下降到不足20家,新单件数也由75万件下降至25万件。以通用电气的两个保险子公司为例,2018年长期护理赔付率分别达到了527%和280%,2019年公司承受了185亿长期护理亏损。
传统意义上,通过业务组合,长期年金产品与长期寿险产品可形成天然风险对冲。长寿时代下,死亡率改善,以死亡为理赔责任的传统寿险理赔金额减少,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年金产品生存给付金额的增加。但这两种产品的客户结构存在差异,很难准确计算出各年龄段需要销售多少传统寿险才能达到对冲年金长寿风险的最佳比例,在实务操作中更是难以实施。
困境三:寿险行业——整体低迷,动力不足
近几年来我国的寿险行业持续低迷,增长乏力。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代理人展业遭遇限制;另一方面经过近三十年的持续开发,多数购买力较强的客户已经持有一份或多份保单,市场接近饱和状态,竞争趋于白热化。
从欧美市场来看,寿险业同样面临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欧美的保险业发展时间比中国早很多,市场达到饱和的时间也比中国早。可以观察到,2016年以来,美国和欧洲的寿险保费在年度间虽小幅波动但整体上停滞不前。中国保险业需要一个新模式来避免陷入相似困境。
三、长寿时代的破局之路
通过将长期年金、长期护理保险与养老社区、康复医院的实体服务相结合,打造一站式的筹资+服务产业链模式,既能满足客户的筹资和服务需求,同时能够优化长寿风险和护理风险的对冲机制,助力保险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一)客户——筹资+服务的产业链模式一站式满足客户需求
保险是众多金融产品中的一类,但在养老筹资上比其他金融产品更有优势。对客户来说,到了老年真正需要养老和护理时,实体服务才是最终需求。通过养老社区或康复医院给客户提供实体服务,与保险产品形成完整的筹资+服务产业链,可以一站式满足客户的养老需求。
1)保险公司在养老筹资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对于客户而言,很多金融产品都可作为筹资工具,如银行存款、基金、理财、股票、保险等等,但长期年金、长期护理保险对于养老筹资来说更加适宜,它同时具有长期性、保证利率、保险杠杆的特征。一是长期性,保险可以看作一种强制储蓄,通过缴纳保险费,客户定期将部分收入储蓄下来,用于退休后的养老和护理费用支出,避免过度消费,同时通过复利效应实现财富的不断累积;二是保证利率,保险产品的定价模式能为客户提供最低保证收益,可以规避信用风险损失和市场利率下降导致资金损失的情况,这一点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尤为重要;三是保险杠杆,保险和其他金融产品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提供保险杠杆,通过大数法则聚集保险风险并合理定价,把收集到的保费转移支付给不幸患病,需要护理等其他服务的人群,这使得保险不再只是个人的筹资行为,而是形成了社会整体的筹资效应。
保险公司的专业优势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保险公司专精于研究死亡率、预期寿命等领域,对老年人的群体特征更熟悉,能够根据养老筹资需求设计更好的产品;其次,保险公司拥有大量长期保单,善于进行长期现金流的规划管理,能够给客户带来长期的稳定收益,避免大幅波动。
2)一站式的筹资+服务产业链模式才能全面满足客户需求
筹资需求是客户的必要需求,如果缺乏充足的资金,老年阶段很难获得高质量的服务。但筹资仅仅是手段,其目的还是为了老年时能够获得养老和护理服务,服务需求才是客户的最终需求,因而筹资和服务供给二者缺一不可。目前传统保险产品仅仅解决了筹资需求,实际服务还需客户自行向养老和护理机构购买后才能实现。考虑到养老和护理服务销售信息甄别困难,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客户难以自行挑选到高品质的养老和护理服务,如果能将筹资端和服务端有效结合起来,便可一站式满足客户养老和护理所有需求,规避市场上低质量医疗护理机构,为客户提供更全面、便捷、标准化、高质量的服务。
保险公司有能力突破目前仅提供单纯保险产品的传统模式,开创产业链模式,将筹资端和服务端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年金和护理产品,满足客户养老和护理的筹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养老社区或康复医院提供实体服务,满足客户根本性的养老和护理服务需求。还可以打通筹资和服务之间的支付环节,将保险支付的年金直接转到养老和护理服务机构,实现无缝对接,给客户提供进一步的便利,形成筹资+支付+服务的全流程模式。
对于客户来说,前期购买长期年金、长期护理这类保险产品进行筹资,并通过复利效应实现资产增值;步入老年便可直接获得养老和护理的各项服务,从居住、饮食、运动、老年活动到医疗、护理,一站式全方位实现养老需求,便捷无忧,见证真正意义的保险。
(二)保险公司——用实体服务对冲长寿风险和护理风险
长期年金和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险期间通常会延续几十年,保险公司面临严峻的长寿风险和护理风险。以往传统保险公司通过寿险和年金产品进行风险对冲,但由于长寿风险很难精确的预估,进而增加风险暴露。采用实体服务可以一定程度对冲长寿风险和护理风险,解除保险公司的后顾之忧。
1)长寿风险和护理风险影响巨大
对于长期年金产品,客户生存时间越长,领取生存金的期数就越多、整体金额规模也越大。在死亡率不变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大数定律,基于死亡率计算未来不同寿命的人数,再结合费用率、投资收益率等其他假设计算保费。而外生环境改善导致未来的死亡率难以准确预测,保险公司的定价就会产生偏差,一旦低估未来客户领取生存金的金额,导致保险公司定价偏低,同时低估准备金,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保险公司收不抵支。
以一个40岁男性购买的10年交终身年金产品为例进行测算,在保费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预期寿命增加3岁(长寿情景1),保险公司的价值几乎减少了一半;如果预期寿命再增加3岁(长寿情景2),保险公司的价值会下降到基础情景的13%。纵观行业00-03生命表到10-13生命表这十年的演进,其中养老表的预期寿命上升了3.4岁。考虑到死亡率在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改善速度可能会有所放缓,预计在2040年左右,保险业将可能迎来长寿情景2的预期寿命水平。
对于长期护理产品,不但有长寿风险,还面临着护理风险。就长寿风险而言,随着寿命的延长,人均接受护理的时间也会延长,进而导致护理成本的增加。从护理风险的角度看,在未来,医疗水平的提升,将提高部分重大疾病治愈率,带病生存的占比可能大幅增加,治愈前后的护理时间均可能延长。重疾保险的疾病近些年来一直处于较高速度的增长,预计未来护理发生率也将长期增加。护理发生率、护理时间的不确定性都可能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
以一个55岁女性购买的10年期长期护理产品为例来测算,护理发生率上升30%会使价值下降72%,护理风险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极大。
通过上述测算综合考量,长寿风险和护理风险对长期年金和长期护理产品的影响极大,如果没有完善的风险对冲机制,将给保险公司的长期经营埋下巨大隐患。
2)筹资+服务模式下的风险对冲效应
在筹资+服务的产业链模式下,保险端由寿命延长的可能性引发长寿风险、进而造成年金给付成本上升,但同时养老服务端的客户在社区居住的时间也将相应变长,保险公司获得的服务收入随之增加。在原有的长期年金保险产品基础上增配养老社区服务,可以对长寿风险进行一定程度的对冲。
和长寿风险类似,护理风险也可以通过保险与服务的结合进行对冲。传统情况下,一旦护理恶化超出定价或调费的预期范围,造成亏损,长期护理业务将不得不终止,这对公司和客户都将是严重的损失。但在新模式下,护理人数变多或者护理时间变长,这些增加保险理赔的情景都会带来护理服务收入的增加,可以实现风险对冲。
长寿风险和护理风险通过服务端得以对冲,不仅解决了保险公司的后顾之忧,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还提升了保险行业开发长期年金和长期护理保险的动力,丰富年金和护理保险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三)保险行业——新模式助力保险业长期发展
长寿时代的经济新蓝海,给保险公司扩展客户需求、打开新市场带来了宝贵的机遇。通过长期年金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搭配养老社区或康复医院,同时满足客户的筹资和服务需求,打造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让客户享受高质量的老年生活,对客户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对保险公司来说,筹资+服务的模式不但可以一定程度对冲长寿风险和护理风险,还能够拉长保险公司的经营和投资周期,在原本客户开始领取年金或护理金的资金流出阶段,通过支付通道将现金流从虚拟保险端注入实体服务端,在闭环内回笼资金,完成从保险到服务的自然延续。
筹资+服务的新模式优越性可通过美国联合健康的案例进行佐证。考虑其不同点在于,本文介绍的是养老和护理保险+服务模式解决客户养老和护理需求,联合健康采用的是医疗险+服务模式解决客户医疗需求;而相同点体现在保险支付与相关服务的上下游联合经营,联合健康在销售医疗险的同时,也参与到医院、诊所的医疗服务中,集中了客户的药品和器材需求后大规模进行采购,既降低供应商成本,又降低客户医疗费用,还能减少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一举多赢。对比美国最大的寿险公司大都会,单纯以保险销售业务为主,市值581亿美元,而联合健康先进的医疗险+服务闭环模式下,市值达到了4647亿美元[6]。
筹资+服务的产业链可以通过完整的产业闭环对冲风险,给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现金流;积累大量客户之后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养老、护理成本,实现客户与公司的双赢,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保险业走出困境。
四、结语
筹资+服务的产业链模式有诸多优势,但也对保险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
1、观念转变。要改变单纯给客户提供保险产品的传统观念,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方位需求,给客户带来更便捷、高质量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要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实现客户对高品质养老、护理的追求。
2、稳健经营。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避免一味追求短期业务增长而忽视了长期发展,应确保长期稳健经营,不能过于激进、盲目扩张,需平衡公司发展速度和短期流动性。保险公司销售给客户的每一份长期保险都是一个长期承诺,要将对客户负责的宗旨落到实处。
新的筹资+服务产业链模式也是保险公司助力养老三支柱建设、服务社会民生的体现,通过商业保险和各项养老、护理服务,可以解决长寿时代下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让老年人享受高品质的老年生活。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实现商业向善,承担社会责任,践行一个社会组织的重要使命。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保险公司正在或将要布局养老社区,其中泰康人寿作为筹资+服务模式的先行探索者,已经在北京、苏州等24城建设了27家养老社区,入住人数超过6000位,为保险公司开展筹资+服务产业链模式领航,并将持续深耕未来之路。
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今天,长寿时代所引发的种种需求和风险,都将使保险公司面临深刻的变革和挑战。只有转变传统观念,积极迎接变化,在稳健经营的同时履行社会担当,才能避免陷入美国寿险发展中的困境,维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泰康在大健康战略下,将保险产品财富规划与高质量医养服务结合,紧贴长寿时代需求,形成具有战略优势的商业模式,提供更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养老和服务方案,为企业带来更全面的商业活力和竞争优势,迎接长寿时代带来的新机遇。